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热线:020-22252225
020-22252225
心理咨询
< >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心理科普 >

心理科普

联系我们

广州白云心理医院

地址:广州白云区白云大道北1722号

020-22252225

心理科普

长假过后不在状态?收好这份心理调适指南

来源: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浏览量:167 发布时间:2025-02-08

你有没有
不想起床、不想上学、不想上班?
从假期切换到工作模式
难度太大怎么办?
怎样缓解“假期综合征”?
一起了解
↓↓↓


什么是“假期综合征”?

    简单来说,“假期综合征”就是长假过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症状。

    生理上可能表现为恶心、头晕、厌食、失眠、困乏等;
    心理上则可能表现为厌倦、提不起精神,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,甚至出现焦虑、神经衰弱等情况。
 


“假期综合征”的几大典型表现,你中招了吗?

1. 睡眠紊乱症:假期里,熬夜、通宵玩乐成了不少人的常态,身体缺乏足够的休息,导致生物钟被打乱,节后自然容易出现睡眠紊乱。

2. 肠胃紊乱症:假期里大鱼大肉、暴饮暴食,节后可能会出现胃负担重、消化不良等问题,引发腹胀、腹痛、恶心、腹泻等症状。

3. 上班/上学恐惧症:连续几天的吃喝玩乐后,突然要回到工作或学习中,很多人会感到不适应,甚至出现焦虑、郁闷、烦躁等情绪。

4. 疲劳焦虑症:从高度兴奋、热闹的假期氛围中突然回到平静的生活,可能会感到抑郁、烦闷、无聊,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精神紧张、心烦气躁、疲乏无力等情况。

5. 手机沉溺症:假期里长时间刷手机,不仅会让人过度依赖手机,还可能因长期低头或久坐引发头疼、颈痛、腰背痛等不适。

几招调节“假期综合征”

下面,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专家给大家一些自我调整的小建议,让大家能快速地“收心”:

◆ 调整睡眠节律,规律作息。
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,可以适当地午休,建议不超过30分钟。睡前不要玩手机、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,避免吸烟以及饮用刺激性的饮料,比如酒、咖啡等。

◆ 多做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。
比如散步、慢跑、瑜伽等,让自己的身心“动”起来,出出汗,或者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,如听音乐等,以放松心情、舒缓焦虑。

◆ 做好规划,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日程。
给自己预留1-2天缓冲时间,不妨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写下来,再按照轻重缓急排序,做到心里踏实、处事从容。

◆ 做好自我心理监测,及时寻求帮助。
当失眠、焦虑等症状持续存在,并且已经影响到你的工作和生活时,建议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者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。
 


留守老人如何调适心理

    对于节后留守在家的老人,子女在复工离开时,要为老人预留出做思想准备的时间,让老人在心理缓冲期时开始慢慢适应将要分离的现实。离开后,也一定要给予老人足够的亲情联络和沟通,可通过电话、视频的方式,让老人感觉子女的关爱时刻都陪伴在身边。老人在家也不要过于封闭自己,或过多地依赖别人的照顾,要学会自我调节,增强心理自立。

    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多参加社会活动,可以外出探望老友,参加社会联谊活动,与老邻居聊聊天、打打牌、跳跳舞等,用充实饱满的生活内容来填充节后的寂寞和孤独。

学生党也要回归学习状态

    寒假即将画上句号,学生们也将重返校园。为了确保孩子们能够顺利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,这里有几个小建议供大家参考:

◆ 提前调整生物钟。
建议至少提前一周调整作息时间、就餐时间和学习时间,都大致按照上学的安排来,这样才能提前适应上学时的要求。

◆ 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。
电子产品里面有太多让思想和情感持续兴奋的内容,可能导致开学后迟迟进入不了状态,学习效率降低。

◆ 家长可以协助孩子慢慢适应环境。
和孩子共同商量提前改变作息时间,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,帮助孩子选购新学期的文具和教辅书等,但是要让孩子成为这件事的主要完成者。

    总之,节后调整状态、回归日常生活,需要循序渐进地去适应,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,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。同时,大家也需要学会放松自己,通过各种方式释放压力,保持身心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