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媒体报道
【信息时报】教育部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引发关注
来源:广州白云心理医院
浏览量:162 发布时间:2021-11-19
近日,教育部明确提出,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,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,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,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。另据统计,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.6%,数据引发社会关注。
据了解,广州学校普遍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,多所高校都建设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,有中学早在多年前就为学生开展入学心理测评,还有学校与专科医院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医疗服务。
调查
广州青少年及家长对抑郁症认知度较高
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今年3月发布的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19~2020)》显示,2020年,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.6%,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.2%,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.4%。
日前,本报发布《关于青少年及家长对抑郁症认知度的调查》。据调查数据显示,94.12%受访者认为“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低落、对外物兴趣减少,可能会出现失眠、厌食等情况,严重者会出现自残甚至自杀等危险行为”,受访者还普遍认为“抑郁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”“抑郁症患者需要他人的理解和鼓励”“抑郁症会通过头昏、乏力等外部生理特征表现出来”,只有少量受访者认为“抑郁症就是不开心”或者“完全不了解抑郁症”,受访者否认“抑郁症不需要治疗就能痊愈”“每天开心的人不会患上抑郁症”。100%受访者都同意“每个人都可能患上抑郁症”,0%受访者认为“抑郁症不是病,只是矫情”。由此可见,广州地区青少年及家长对抑郁症认知度较高。
专家
药物、运动与倾诉是抗抑郁“良药”
据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治华介绍,随着近年对抑郁症的科普,广州市民对抑郁症越来越重视,主动求医的人数也有所上升。对于青少年受到抑郁情绪困扰或者患上抑郁症,家长重视,但认识不足,不知道有什么缓解的方法。“也有家长因为不想孩子学习落后、怕丢脸等多种原因,隐瞒孩子病情送孩子去学校,之后出现孩子自伤自残、攻击他人或者扰乱班级秩序的情况。”因此,张治华认为,把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,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,很有必要。
如何缓解抑郁症?调查数据显示,82.35%受访者认为“与他人倾诉”可行;其次是运动,占比76.47%;排第三的是药物治疗,占比52.94%;还有17.65%受访者认为“可以自己调节心情,无需外力因素”。
“抑郁症是异质性疾病,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可能跟环境、压力、遗传因素等有关。这时候仅靠心理治疗是不行的,还应该进行药物治疗。”张治华表示,适度运动能帮助青少年抗抑郁,他人的关注和鼓励也是帮助青少年走出抑郁情绪的重要支撑。
专家权威解读心理健康相关问题
记者:抑郁如何检出?检出后还可以上学吗?
张治华:首先通过量表筛查,摸查出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,然后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面诊评估。情况严重的,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评估,分析抑郁症的病因,评估患者是否有自伤自杀风险,是否有危害他人的可能性,由医院出具报告判断该学生是否能上学。如果是属于品行障碍、青春期叛逆,对抗没到冲动性自伤自残、危害他人或自身安全的程度,可以考虑积极接受治疗并上学。由于抑郁症是精神病的一种,如果精神障碍达到重性精神病的程度,严重到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,则不能正常上学。
记者: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隐私会受到保护吗?
张治华:根据心理咨询中的保密性原则,学生与心理咨询师、心理医生沟通的内容一般是保密的。但如果学生潜在自伤自残的倾向,可能危害他人或自身安全,就会打破保密原则。
记者:有抑郁情绪是否会影响学习?
张治华:目前,小学也会设置心理咨询室,我们关注有多动症、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学生,他们进入青春期后可能与老师、长辈发生冲突,表现出抑郁情绪。受抑郁情绪困扰,会导致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,学习能力受限。
记者:家长、老师该如何对待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?
张治华:建议家长、老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保持宽松的态度,日常以关心、支持、鼓励为主,避免让学习压力等因素刺激他们,导致病情恶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