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型案例
70多岁的阿伯疑神疑鬼、记性差、失眠?老人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!
我们总会说:“老人就是个老小孩,得哄着。”在每个家庭中,总会遇到家里的老人变得脾气大、不讲理、无理取闹等情况.有些人认为这是正常表现,人一变老都会这样,其实不然,当老年人无故闹情绪、性格改变时,要注意谨防老年性精神疾病的发生。
老年性精神疾病
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发展,老年性精神疾病渐渐浮于人们身边,发病率高、发病徐缓、病程漫长是老年性精神疾病的特点。60岁以后,各个身体机能逐渐衰退,大脑衰老性病变会导致精神障碍,即老年性精神疾病。患者会出现焦虑、抑郁、幻想、语言沟通障碍、人格改变等,最终形成老年痴呆。
01
老人疑神疑鬼、记性差、失眠
最近,有位70岁的老人总和家人说一些奇怪的话,说“会有小偷来家里偷东西、出去会有危险……”家人越听越离奇,便带他来到广州白云心理医院「老年精神门诊」就诊。原来,近一年,李伯记忆力差、疑心大、失眠,经常会把钱乱丢,然后找不到,怀疑有人偷家里的钱,总说会有小偷来家里和出租屋偷东西,整日查监控,神神秘秘。
李伯夜晚失眠严重,经常半夜醒来大哭大闹,觉得“总有‘隐形人’在和他说话”。白天虽不哭闹但整日疑神疑鬼,甚至不愿迈出家门一步,感觉出去很危险,对家人的解释听不进去。无奈之下,家人只能商量着将其哄骗到医院来。
02
出现幻觉,可能是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
经诊断,李伯存在精神病性症状,其中怀疑有人偷家里的钱,属于被害妄想,而凭空听到有人和他说话,则为幻听,属于幻觉的一种。后经过对症治疗,李伯的疾病明显减轻,三个月后症状基本控制,家人反映其夜晚可以睡7~8小时,未再出现过半夜哭闹的情况,疑心也逐渐减轻。
老人出现幻觉、妄想的情况并不少见。幻觉方面,除了幻听,还可能出现幻视。比如有的老人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,自称看见了一些实际不存在的东西。相比幻觉,妄想更为多见。除了被害妄想外,被窃妄想也经常出现。
▲李国平医师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查房
其实,这些可能是老年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。除上述症状外,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常见的表现:
思维破裂
患者思考问题时没有中心,各个念头之间缺乏联系,讲话时前言不搭后语,颠三倒四,有头无尾,缺乏条理。
情感障碍
对亲人疏远、冷淡,甚至敌对。对一切事物表现冷淡,漠不关心,整天闷坐,胡思乱想。情感障碍明显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,严重影响进食、睡眠和休息,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。
来医院看诊的许多老年患者,病情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,才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,进而出现幻觉、妄想的症状。所以,家属要注意观察老人的情绪、睡眠、记忆、饮食以及人际交往,如果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明显的改变,就需要警惕老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。
03
合理用药防治疾病反弹
有些子女对住院治疗或者服用精神类药物存在误解,觉得这些药会将老人“吃傻”。其实,精神科药物和其他科药物一样,都会有不良反应,但大部分不良反应是轻微或短期的。如果出现一些难以接受的不良反应,则可以和医生沟通换药。另外,老年期的精神疾病,治疗起来并非一劳永逸,即使症状缓解,也不能见好就收,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,继续巩固维持,以防反弹复发。
04
预防老年精神疾病从这些事入手
对于老年期的精神疾病,最好还是积极预防,延缓或减少其发病。老年期出现的精神疾病大多和躯体疾病关系密切。所以,躯体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像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等病的老人,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,尽量不让这些疾病进一步发展。
老人平时要注意适度运动,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、组织更新,本身就有防病、治病的作用。老人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,并长期坚持。另外,均衡适度、营养丰富的饮食也会助力心理健康。优质蛋白、新鲜的蔬菜水果,都是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。
老人要保持人际交往,不要离群索居、封闭自己,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,尽量和他人保持来往。孤独是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,长期的孤独感会增加抑郁和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。
睡眠的过程就是大脑排毒的过程,所以,良好的睡眠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。如果老年朋友存在失眠,不妨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,必要时可以服用一些助眠的药物。